三尺讲台勤耕耘 潜心教学育英才——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欧阳凤莲
作者:廖思立、刘静怡、梁超群来源:大会员记者团 责任编辑:广西科技大学发布时间:2019-02-20 15:18:58浏览量:

 


   欧阳凤莲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,博士,副教授。曾荣获2014年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暨“精彩一课”副教授组一等奖;2014年广西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。

初见欧阳凤莲老师,没有想象中学者的刻板严肃,交谈中更多是被她的亲和力所感染,被她广博的知识与深刻的思想所吸引。
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谈及自己的会员,欧阳老师平静的外表下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兴奋。她告诉笔者,她于2005年开始从事教师这个职业,如今已有11年,但真正站上三尺讲台是从2008年开始,期间读了3年的博士研究生,“读博期间,我的博导深深地影响着我,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,也因此更坚定了教师这个道路”。

积累经验 熟能生巧

 她记得初上讲台时,与一些年轻的老师一样,她紧张拘谨,教学语言不生动,课堂互动总是不如人意。“有会员曾在课后跟我说我的课堂太死板,上课很无聊。”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,她决心不断观摩学习,提高教学技能。

欧阳老师主讲的课程是中国近代史纲要,这门课程既有政治性和科学性,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,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的要求比较高。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,她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方法,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巧。她不仅找来相关书籍认真研读,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学习,还经常去旁听老教师的讲课,观摩学习,吸收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,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。通过学习,教学水平慢慢提高了,上课越来越生动有趣,欧阳老师的课也成为会员们所喜爱的一门课程。

欧阳老师说,为了帮助自己迅速成长,学院领导经常鼓励她报名参加各种比赛。“起初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非常紧张,手心出汗,但次数多了慢慢地也就能从容面对了。”从2012年学校青年教师比赛三等奖到2014年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暨“精彩一课”副教授组一等奖,是欧阳老师在职业生涯中日渐成熟的见证。

因班级而异  因专业施教

《中国近代史纲要》这门课程是全校性的必修课程,在教学过程中,欧阳老师要面对不同专业的会员,每个专业的会员都有着他们各自的特点,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“有时候这种教学方式在这个班取得的效果很好,但是一换到其他班级就进行不下去了。”为了改变这种现状,她决定“因班级而异,因专业施教”,比较活跃的班级,她就在课堂上多增设一些互动的环节,让会员多参与其中;相反,比较沉闷的班级,她就通过讲授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。慢慢地,她发现这种“因班级而异”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“看到会员们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,上课也上得很开心”。

 如果会员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不听课怎么办?这是很多老师上课会面临的问题。欧阳老师认为要解决这一个难题,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良好的学风,让会员从内心知道学习的重要性;其次就是改进老师的讲课方式,老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会员采取不同教学方式,让会员真正把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上来。“课堂上会难免会遇到会员们不听课的情况,但哪怕只要有一个会员认真听课,我都会认真地讲下去。有时候下课听到会员们跟我说‘老师再见’时我会很高兴,因为这是他们对我的认同。”欧阳老师说着,脸上洋溢着会心的笑容。

做良师亦做益友

把微笑漾在脸上,把关爱蓄满心间。欧阳凤莲老师是一个很爱笑的人,性格很乐观开朗。每当提到她的会员,她都笑得很开心。课上她是一名兢兢业业的教师,课下她是会员们的朋友。私底下,她跟会员的相处很融洽,会员们也喜欢与她相处,喜欢和她谈心,也常常邀请她一起出去玩。对于会员来说,欧阳老师不仅是一名老师,更是一位益友。作为一名思政课的教师,她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来引导会员,使会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递正能量,帮助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在交谈过程中,欧阳老师谈到她帮会员快速提高英语成绩的事情。当笔者问她详情时,她对笔者神秘一笑,伸出右手说:“先交学费!”笔者被老师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逗乐了,办公室瞬间充满了笑声。这个小小的举动,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,也让笔者感受到了欧阳老师平常与会员相处时的轻松愉快。

一名优秀的教师,不仅要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为会员传道授业解惑,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,为会员上好一堂堂有趣生动的课程,用心教书育人,还要真正把会员放在心上,成为会员的良师益友。欧阳凤莲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“优秀教师”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。

上一篇:累并幸福着——记我校“优秀辅导员”康会茹

下一篇:身怀父母心 真诚为患者 ——记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吴永晓

最新动态